近日,審計署成都特派辦研究出臺《關于進一步完善和推進實施審計實務導師制的意見》,旨在深入貫徹審計署關于建設高素質專業(yè)化審計干部隊伍的部署要求,優(yōu)化干部成長途徑,提高青年干部政治思想素質和審計實務能力。
一是堅持兩個結合,在突出針對性上下功夫。規(guī)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,確定新錄用進入特派辦、參加工作3年以下和三級主任科員及以下的審計干部為“必修”范圍,同時從實際出發(fā),注重兼顧其他年輕干部“選修”內生主動性,鼓勵35歲以下干部自愿報名加入指導對象范圍。組織意圖與指導對象意愿相結合,充分考慮青年干部意愿,指導對象結合自身實際和導師專業(yè)背景、能力特長、性格特點等填報意向導師,在此基礎上,由辦分黨組結合整體情況和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合理配置師生關系。
二是打破處室界限,在突出多元化上下功夫。跨處室配置師生資源,打破單一處室、單一業(yè)務領域限制,鼓勵指導對象跨領域“多專業(yè)”學習,全方位提高指導對象的審計職業(yè)能力。探索多元化指導,通過建立“三對一”的指導模式,即一名指導對象對應三名導師,包括本處室主實務導師、跨專業(yè)輔助實務導師、審計項目臨時實務導師,并在審計項目安排時,注重搭配銜接。
三是培養(yǎng)“三種能力”,在突出提素質上下功夫。培養(yǎng)“能查”能力,注重打好“能查”的審計基本功,強化審計理念思路、工作程序和技術方法等方面的培養(yǎng)。培養(yǎng)“能說”能力,從說話技巧、溝通表達、搭建平臺、引領示范等方面入手,鼓勵指導對象勇于表達、善于表達,從而不斷提升其溝通協調等綜合能力。培養(yǎng)“能寫”能力,通過實務導師定期推薦必讀文件和必讀書目,對指導對象的理論學習、審計文書和機關公文寫作規(guī)范、理論文章撰寫和發(fā)表等給予指導檢查,幫助指導對象提升“能寫”能力。
四是動態(tài)臺賬管理,在突出標準化上下功夫。建立動態(tài)導師庫,在副處長或四級調研員以上范圍及優(yōu)秀的一級主任科員范圍內,為每位指導對象配備信念堅定、業(yè)務精通、作風務實、清正廉潔的實務導師,并實行動態(tài)進出機制,強化導師考核。建立全過程、全覆蓋、個性化的指導臺賬,細化指導內容和指導方式,充分發(fā)揮實務導師在指導過程中的思想引領、業(yè)務指導、職業(yè)規(guī)劃等重要作用。
五是強化考核激勵,在突出實效性上下功夫。完善考核辦法,加大對審計業(yè)務、理論研究、溝通能力三個考核指標的比重,同時采取個人總結、業(yè)務考核、量化打分等方式,對指導對象進行綜合評定,以合理確定年度考核結果。有效運用并及時通報考核結果,對考核優(yōu)秀的指導對象和實務導師,在評優(yōu)評先、交流掛職、師資推薦等方面予以傾斜;取消考核不合格實務導師資格,切實提高實務導師制的實效。(周春鳳 高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