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7日,中央行政單位、事業(yè)單位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2015年度部門財政預算,其中包括2015年部門“三公”經費預算、2014年度“三公”經費預算及預算執(zhí)行情況。
2015年,中央本級“三公”經費財政撥款預算63.16億元,其中,因公出國(境)費19.38億元,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34.59億元(公務用車購置費0.93億元,公務用車運行費33.66億元),公務接待費9.19億元。比2014年年初預算減少8.35億元,下降11.7%,其中,因公出國(境)費減少0.38億元,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減少6.68億元,公務接待費減少1.29億元。比2014年執(zhí)行數減少2.5億元,下降3.8%,其中,因公出國(境)費增加2.3億元,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減少4.79億元,公務接待費減少0.01億元。因公出國(境)費增加主要是受出訪任務增加、參加國際賽事等因素影響。
中國青年報記者發(fā)現,國務院25個組成機構中已有21個部門公布了2015年的“三公”經費預算。據統(tǒng)計,21個部門“三公”經費總額約為13.0396億元,與2014年預算總額14.2468億元相比,降幅約8%。其中,因公出國(境)經費總額為4.0441億元,較去年增加約136萬元;公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用總額6.9631億元,降幅約3%;因公接待費用總額為2.03億元,較2014年壓縮近30%。
18個部門壓縮了2015年公務接待費用,財政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務接待費用與去年持平,僅交通運輸部公務接待費用增加。
“三公”經費超億元的部門有4個,分別為央行、農業(yè)部、交通運輸部和公安部。央行為“三公”經費支出最為龐大的機構,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為3.1150億元,較2014年下降約21%。
公車運行仍是“三公”經費使用中的“大頭”,占53.39%。因公出國(境)和公務接待分別占31.01%和15.58%。
從具體類目來看,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要求實行公車改革后,各部門公務用車經費壓縮,有16個部門2015年停止購置公務用車,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、交通運輸部、衛(wèi)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、公安部以及央行等5部門仍有公車購置需求。2014年,有10個部門“三公”經費預算中含公務用車購置費,其中,公安部的公車購置費用為1726萬元,在此項目中支出最多。
相較2014年,21個部門中,有3個部門的“三公”經費上漲,分別為財政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交通運輸部。18個部門的“三公”經費較去年下降,其中降幅最大的為住建部,2015年其“三公”經費的預算為455.3萬元,較去年下降近33%。
財政部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的預算為6146.48萬元,較2014年增長約25%。其中,因公出國(境)費占近70%,較去年增加1560萬元。根據官方公布,增長的原因主要為“2015年重要財經對外交流合作工作增加”:一是2015年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、金磚國家開發(fā)銀行籌備成立的關鍵之年,赴外協(xié)商談判工作任務增加,相應增加出國經費預算;二是新增了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、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兩個副總理對話機制以及中加經濟財金戰(zhàn)略對話機制,出國出訪增加;三是2016年G20峰會將在我國召開,赴外溝通協(xié)調等前期準備工作任務增加。
人社部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數為2891.57萬元,較去年增加的同樣是因公出國(境)費用,增加原因為2015年該部將“組織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”。交通運輸部預算增加則是因為將海事系統(tǒng)行政機構的“三公”經費納入預算,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總額為1.7429億元。
已公布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的大多數部門都曬出了部門2014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數、預算執(zhí)行數以及2015年“三公”經費預算數。不過,大多數部門曬出的賬本僅包括簡單的幾個數據。 審計署所曬賬本最為細致,“三公”經費支出表及說明中附有“三公”經費預算及執(zhí)行對照圖,公務接待也分別列出了外事接待費用76萬元和國內接待費用76.19萬元。 (高四維)